白话:“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如同痴人说梦

前几天用地支的子、丑代表两个“对话”者,今天接着用寅、卯来“对话”。

寅:“传统文化”太宽泛,凡“过去的文化”都可称之为“传统文化”,对吗?

卯:是啊。文化是什么,就是人类在生存生活中说过做过的一切啊,不然,请你告诉我什么不是文化?【百科】说文化“是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这只是一家之言。政治不属于文化?经济不属于文化?人类史告诉我们,所有政治、经济皆隶属文化。生活即文化。因此,可以分出一百一千种文化,比如政治(制度)文化、经济文化、吃文化、穿文化、住文化、厕所文化、性文化、种植文化——你能说种植水稻不是一种文化?就连赌博,事实上也是一种文化。

寅:所以说,所有的“传统文化”要“全面复兴”,显然是不可能的事,而且也不应该。合乎常理,也有可操作性的,只能是复兴那些在今天仍有生命力而又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余很多因人类进步文明而淘汰的“传统文化”不可能被复兴,也复兴不起来,更没那个必要。即使是那些公认的优秀传统文化,昨天已经说了,要复兴也是难之又难,比如唐诗宋词,怎么复兴?复兴它们干什么?

卯:人类当然不是掰玉米的熊瞎子,但就某种意义而言,熊瞎子所做的那种“形式”,人类其实也在做,那就是不断地获取,不断地抛弃。人类总是不断地创新,又不断地抛弃旧的,而且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加速,事实上抛弃也在加速。这是人类进步使然,谁也没办法。

寅:说的是。我们绝不会还去复兴甲骨文,也不会去复制1万年前那种粗糙的陶器?之所以不会复兴它们,是因为人类文明进步了,它们不可能一直跟随人类,自然也不可能一直跟随华夏民族。人类总是在创造新文化,抛弃那些旧的不适合现代人类生活的旧文化。

卯:还有一点,昨天“对话”中虽已经说到,今天不能不再次提出来:人为复兴的效果怕是抵不过自然淘汰的法则。还拿戏剧做例子:全世界古老戏剧至少有几千种,如今还活跃在人们眼前的少之又少。为什么?都自我淘汰了。最多只能到各国的博物馆去观瞻。这些戏剧的死掉,不是因为人们没有复兴的缘故,是因为时代不需要它们了,或者它们“老了”,不能不死。宇宙间万物,皆有生死,且不可抗拒。谁想违背,谁就要准备付出代价。

寅:说得对。宇宙最有意思的是,一切存在都将消失。一切存在也都从无中来,又必然回到无中去。不是先有后无,而是先无后有。不是没有有就没有无,而恰恰是没有无就没有有。无,才是宇宙间最神秘最伟大的。谁都无法解释为什么所有一切都产生于无。宇宙就像一间巨大的空屋子,乍看什么都没有,可后来,一件件都出现了。你不觉得很神奇吗?按说,不能“无中生有”,然而,宇宙间恰恰正是“无中生有”。否则,那个“有”从何来?

卯:你说的很玄幻,我们还说具体的。一提传统文化,就想到国学,想到儒学,想到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还有先秦散文,多了去啦。这里不管举谁,你最后都一定认为,不可能是“全面复兴”,只能有取有舍,说好听点,就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寅:是。今天就只说孔子,而且只举他的只言片语做例子。《论语》被称作儒家经典,无疑属于非常正宗的“传统文化”,而《论语》的主角当然是孔子。他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乐)乎”(学的过程中还应温习先前学的)对不对?对。他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好不好?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没有现代意义?有。他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对不对?好不好?对。好。

卯:其实就本人读《论语》,认为孔子最伟大见识是下面这段话里讲的: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译成白话就是:子贡问道:“一乡的人都喜欢他,这人怎么样?”孔子说:“不一定好。”他又问:“一乡的人都厌恶他,这人怎么样?”孔子说:“不一定坏。最好是一乡的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当时有这样的见识了不起。

寅:也就是说,《论语》中确实有不少好东西,甚至到今天也没过时。凡是没过时的当然都可以“复兴”。可对待《论语》,同样要带着批判的态度。当年陈独秀虽然并没有全面否定孔子,但认为孔子建立了“君、父、夫三权一体的礼教”,而这种礼教“在历史上造过无穷的罪恶”(均见《孔子与中国》),凡是觉悟的中国人,对这些“罪恶”都是深恶痛绝。这也是为什么到今天很多追求自由民主的中国知识分子都不喜欢孔子的主要原因。

卯:《论语·颜渊》篇中: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们曾有学者认为孔子这句话的意思不过是说: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有臣的样子;父要有父的样子,子要有子的样子。这里父、子不说,只说君、臣:君的样子是什么样子?臣的样子又是什么样子?两千多年来,我们见识了君的样子,也见识了臣的样子。然而,现在终于可以问一句:难道这就是应该有的“样子”吗?

寅:问得好?给你鼓掌。所以说,我对“全面复兴传统文化”不乐观。制定这种“重大国策”还是谨慎再谨慎为好:

文化万千种,
哪个不传统?
你说要复兴,
我说要慎重。

文章来源:民主中国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