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你是院士还是园士?

从去年疫情开始以来,作为CDC的老大,工程院院士,高福院士说过了很多事后自打其面的话。让我们非常怀疑高福先生的院士资格与科学良心。

但这几天,重回各大网络媒体热点新闻的高福院士又说出了一番宏论,令我不得不怀疑高院士恐怕是幼儿园的园士。

高福提出若今年底明年初疫苗接种率达到70%以上,中国可以基本实现群体免疫。

好吧,万事怕认真,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群体免疫,为什么全球都在说70%这个数字。

所谓群体免疫,是当患病康复后具备抗体的康复者与注射疫苗产生抗体后的人群总数达到某地域人口的一定比例时,传染病的传染链便容易被阻断。传染病的R0系数会迅速下降,感染速度与总数都会迅速减少,最终达到近似于传染病被彻底阻断。在人类的历史上,天花就是这样被“消灭”的。小儿脊髓灰质炎也是这样被控制的。

其实这个机理非常好解释,就是A得了病,接触了打了疫苗有抗体的B后,病毒虽然传染到B体内,但会随即被抗体清楚,不再在B体内进行复制与存活。这样,当B接触没有打过疫苗的C时,也是安全的。只要A不直接接触C,那么C就是安全的。B体内的抗体成为了一道阻断传染链的防线。

但这样情况只有在两个条件下才能发生:首先,注射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必须能够杀死或清除外来的病毒,也就是预防生病。这样,才不会让B成为新的病毒传播源。其次,B的总人数需要达到一个相当大的基数,才能保护剩下的人群。这个基数与病毒的传染烈度,也就是R0值有关。根据新冠病毒的R0,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具备B人群应当占总人数的70%以上,才有可能。

好吧,这样就来说说为什么我认为高福只有幼儿园园士的水平。

第一,  是一道数字比较题。你没看错,不是数字计算题,而就是一个比较题。

打疫苗不等于就能起效,这是各个疫苗在三期临床数据结束后都应该公布的一个数值。而B人群,至少应该是打疫苗后产生效果的人数。

那么我们现在可用的疫苗有效率是多少呢?根据某兴在巴西的三期临床数据,是50%多一点不到51%。而还没有三期临床数据的某药灭活疫苗,据说有效率70%。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采用某兴的疫苗,就算你把全国人民都打了,有效率才51%,也不可能达到群体免疫的70%啊?如果你全用某药,如果只给70%的人注射,其有效人数占总人口也才49%。

有效率低于70%的疫苗,是永远不可能制造70%以上的免疫人群的,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数字比较而已。

第二个问题,起效的人群必须具备杀灭感染病毒的抗体。

从前面群体免疫的理论来看,B人群必须本身不带病毒,才能不具备二次感染力,也才能保护剩下的人群。过去我们使用的所有疫苗,莫不如此。

可是我们目前使用的疫苗能做到吗?因为只有某兴有三期临床数据,我们只能拿这个来计算。某兴在巴西的数据表明,这51%的有效率指的是无临床症状,并不保证避免无症状感染。而无症状感染者能够再次传染他人,这已经是现在公认的事实了。某兴解释说这是“治疗型疫苗”,可以减轻感染病症,但不能保证完全不感染。(长这么大,我第一次听说治疗型疫苗)

好吧,如果一个疫苗不能保证被注射者成为不可感染者,那么群体免疫的B人群就始终无法建立。在这样的疫苗面前,群体免疫不是一句扯淡的话吗?

当然,高院士是不会说没目的的话的。为此我特地去看了这段话的出处,场所与背景。

果然,还是为了推高院士团队的重组蛋白疫苗。

那么,作为一个医学工作者,疾控工作者,在没有三期临床数据的支持下,在没有说明你设计的疫苗有效性及其是否可以使接种者成为不可感染者的情况下。就算都用你的疫苗,你凭什么说70%的人群打了疫苗就可以形成群体免疫呢?

卖药,卖茶,卖保健品的都见过,卖疫苗的也不新鲜。可就算做广告,也得学会数学题吧?幼儿园课程就算再减负,也得知道51和70哪个大!我不要求您有科学家的良心,只要求不要把院士这个名头搞得那么弱智,好吗?

发表评论

0 评论